敢闯敢干 唯实争先 重庆万凯:年产值破百亿元 全力跑出“万凯速度”

发布日期:2024-01-18 20:35:50来源:贝博足球app平台浏览次数:

  原标题:敢闯敢干 唯实争先 重庆万凯:年产值破百亿元 全力跑出“万凯速度”

  今年以来,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敢”字当先、抢抓机遇,在项目100%达产第一年突破百亿产值,跑出了敢闯敢干的“万凯速度”。

  12月17日,记者在位于涪陵临港经济区的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聚合智能车间看到,10套切粒机正有序平稳运行,聚合物溶液像水流一般在管道内流淌,最终变成了晶莹剔透的PET切片。在智能化系统的加持下,整个生产的全部过程高效且秩序井然。

  “随着二期项目顺利投产,我们今年实现了年产能120万吨目标。”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道,“通过充分把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高了产品在出口和内销市场的占有率,实现了年产值破百亿,创造出了‘万凯速度’。”

  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食品级PET高分子新材料,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饮用水、热罐装饮料、碳酸饮料、食用油、酒类等食品、轻工、电子包装领域。自2018年入驻涪陵以来,公司抢抓工期、攻坚克难,在2020年3月和2022年1月顺利完成一期、二期项目投产。同时,通过引进大型集散控制管理系统实施智能改造,逐步实现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逆势向上、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充分把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和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国家战略机遇,着眼全球PET瓶片市场,抢抓商机,坚持内销、出口两手抓,逐步扩大产品出口份额,提升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实现产销两旺。

  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积极践行“绿色+”“科创+”赋能发展之路,坚持科学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将创新贯穿于项目建设和公司运营全过程之中,努力将企业打造成瓶级聚酯切片全球行业内最先进、最绿色的制造企业。公司引进行业内最先进的生产装备和工艺技术,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载体,一直在优化产品生产装置运行效率。同时,通过引进科研人才、扩大产学研合作规模、提升公司科研成果奖励标准等方式,逐步提升公司科学技术创新实力。公司先后成功创建了市级连续聚酯数字化车间和数字智能化工厂,通过了重庆市首批两化融合AA评定、市级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标杆企业、市级化工产业链主企业、重庆市“绿色工厂”认定。

  近年来,新冠疫情、国际地缘冲突、全球经济衰退等因素交织存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而困难。在危机面前,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统筹调度各方资源,克服疫情反复的不利影响,顺利实现年产能120万吨装置投产运行,预计今年年产值将破百亿,以此来实现逆势增长。

  2018年10月,来自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7人管理团队从浙江誓师出发,投入到项目建设之中。为更好地推动工作进程,共有37名各级管理者先后从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支援到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公司内,各级管理者一直崇尚实干为先、敢于担当的工作原则,以上率下、亲自示范,运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确保各项目“安稳长满优”运行。设立防错、容错、纠错机制,从而激发全体员工敢闯敢拼的冲劲,以实干创造“万凯品牌”和“万凯速度”,树立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

  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从始至终坚持“引入具有成长性的人才,培养具有学习力的员工,重用具有大局观的干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的核心人才观,在人才的“选育用任留”上积极开拓工作思路,汇聚更多人才,让他们在这里能够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公司现在存在员工数近700人,其中大专以上员工占比55%,后备力量和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一直在优化。目前,公司正加紧建设人才公寓,提升员工生活幸福指数,并拟在现有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的平台基础上大力引进一批博士、硕士等专业人才,深化与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复旦大学等高校的合作,运用院士、研究员、博士后工作站等雄厚人才资源,着重研究高分子新材料方向。完善公司人才激励政策,用更开放的思维和更好的平台吸引人才,实现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管理领先、技术领先、核心竞争力领先”。

  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重庆万凯新材料项目计划总投资54亿元人民币,规划占地约800亩,项目总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加快三期项目建设,逐步扩大产能、加大人才引进,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围绕“科创+”“绿色+”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打造成为新型工业化时代的全球瓶级切片制造引领者,为建设瓶级切片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而努力奋斗。三期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年产能180万吨、实现年产值约150亿元,在涪陵区形成新的产业集群,打造涪陵新的支柱产业,打通聚酯产业链条,有效弥补中国西部地区聚酯瓶片的空缺,成为食品级PET高分子新材料全球产能最大的生产基地。